抖音发布团播新规:禁营造虚假亲密关系!
前几天,抖音悄悄放出了一个大招,给直播圈投下了一颗 “重磅炸弹”—— 团播管理规范全面升级。这其中,有一条特别扎眼:严打主播营造虚假亲密关系诱导打赏。
这话一出,那些靠 “宝子”“大哥”“你走我不播了” 这类情绪剧本火起来的团播直播间,估计都坐不住了。
无独有偶,前几天视频号出手整治低俗团播!这类直播,永久封禁!这次抖音的新规,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针对“团播”场景下的内容和机构管理,来了一次系统性的监管升级。
咱们来看看重点治理的内容:

从这些规定能看出来,这次治理是全方位的,从主播的内容到机构的管理,都画上了更清晰的红线。过去那种靠 “角色扮演” 和 “情感经营” 来赚打赏的模式,以后可就不那么安全了。说不定,大哥们的宠爱和宝子们的撒娇,慢慢就成了过去式。
长期以来,直播间里情感剧本简直是家常便饭。之前模拟出来的亲密关系,被包装成 “陪伴式直播”“人设养成”,成了团播拉打赏、让观众多停留、稳住粉丝的常用手段。
现在抖音背后的意思很明白:不能让粉丝在这种不对等的关系里被情绪牵着走,诱导他们消费甚至被骗着打赏。

不过大家也别担心,平台没说要一刀切禁止所有亲密表达,关键是 “虚假亲密关系 + 打赏引导” 这个组合,绝对是红线不能碰。也就是说,靠剧本演出来的亲密来诱导打赏,肯定不行;但真实的互动,还是有空间的。可以有情绪连接,但不能虚构身份关系来收割打赏。
团播这类直播,以前说白了就是靠“关系”吃饭,很少靠内容吸引用户,更多是靠关系黏性和情绪陪伴来稳住用户。
可这样一来,就滋生了很多套路剧本。这些剧本诱导打赏、搞虚假陪伴,很容易影响未成年人、弱势人群的判断力;有些机构还层层管理主播的 “话术包”“脚本”,这其实已经构成了消费欺诈;公会还拿 KPI 式的流水目标压榨主播,逼着他们靠 “亲密演技” 换打赏……
这次抖音出手,无疑是在重塑直播文化的根基:从 “靠表演情绪骗打赏” 转向 “靠真实互动赢留存”。对直播行业来说,这绝对是一场不小的 “地震”。
那有人会问,“陪伴式直播” 还能存在吗?
我觉得会的,但必须建立在 “真实” 和 “自愿” 的基础上,而不是靠套路和剧本。
这也意味着,直播行业(尤其是团播)要进入内容运营真正比拼执行力的时代了,真得好好琢磨内容设计、用户运营、社区互动这些事儿了。
在我看来,脱离剧本、走真实人格化路线的主播,大概率会成为新宠。
毕竟,观众也不傻,一次两次可能会被剧本套路,但时间长了,谁还愿意看那些假惺惺的表演呢?大家更愿意和真实、真诚的主播互动,为真实的内容和情感买单。
以后的直播圈,拼的不再是谁的剧本编得好,而是谁能拿出真东西,谁能真正和观众建立起靠谱的连接。这对整个行业来说,其实是件好事,能让直播回归本质,走得更长远。
作者 | 小七
*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