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靠“猫”轻松养活副业的路子
从养猫到养生记,副业就藏在毛茸茸的肚皮下
最近看了一组数据,宠物经济的增速再次超过餐饮。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生孩子,而养一只猫,甚至两只三只。
城市越大,人越小,一个人、一间房、一只猫,构成了现代都市最真实的生活画面。
很多人以为猫只能治愈生活,没想到还能顺带治愈钱包。
有个朋友就是这么干的,原本只是想找只猫陪伴,结果一不小心走成了养殖副业,年入40万不是梦,
关键是,全程不露脸,不吆喝,靠“软萌外表”搞定一切流量。
猫是主角,人是幕后导演
副业这个事,说到底拼的还是“流量+复购”。
而猫,刚好占齐这两项。
先说操作逻辑:
早期可以去买一只可繁育的银渐层或布偶,一般2000元左右;
猫1岁2个月左右开始可以繁育,一年两窝,一窝能生4~6只;
按照行情,一只猫能卖1500元,猫粮和猫用品还有额外利润;
除了自己繁育,还能做代理、代发、或者帮别人卖,做宠物中介;
通过抖音、小红书、闲鱼这些平台发布萌猫图文或短视频,吸粉、成交两不误。
很多人一看“繁育”就头大,其实也可以完全做“转介绍+信息中介”的玩法。
就是典型的那种:人不在江湖,消息还在流通。
为什么猫能做成生意,还能赚钱?
第一,宠物市场本身就处于红利期。
孤独经济在增长,Z世代的消费观从“投资人”转向“陪伴型消费”,买猫不是买动物,是买一个情绪价值。
第二,养殖本身门槛不高,可控可调。
不像养狗那样需要大空间,猫能在10平米的房子里优雅地活得比人还自在,母猫配种费用500元,低配高产。
第三,复购率高,粘性强。
猫卖出去后,猫粮、玩具、猫砂都是刚需,而且复购频率非常稳定,有点像“买一送长期饭票”。
再加上短视频平台对“萌宠内容”天然偏爱,只要视频剪得不难看,就能获取一批免费流量。
关键是,这类内容根本不需要真人出镜,猫一蹦,赞就上来了。
当然,也要讲些实话:
母猫不是机器,也可能生病、生不出;
需要注意防疫、健康养护;
不是每只小猫都能顺利售出,但可以做串联信息的人,减少养殖压力。
想轻一点,就做信息中转;
想重一点,就做繁育再配上猫粮组合包;想再躺平一点,就挂朋友圈转猫视频接单。
副业不是新技术,而是旧生活的新包装
很多看起来不赚钱的日常,只是少了一个商业化的逻辑。
猫,本来就是陪伴,现在顺手变成了产品,还附带情绪价值和社交货币。
这届年轻人,连孤独都能“商业闭环”化,从“想养一只猫”,到“让猫帮忙养自己”。
如果每天发两条猫咪视频就能帮房租减半,那为什么还要死磕直播剪辑电商呢?
一切副业的答案,有时就趴在窗边、窝在猫碗边,喵一声——有人就下单了。
猫富人生
副业不一定是搬砖、搞流量、跑爆款,有时候,真正的爆款就在沙发上打着呼噜。
想搞钱?先摸摸猫的肚皮,灵感也许就在毛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