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做自媒体的10个顶级思维(上)

     分类 [运营干货]
2025/4/16 11:22:13 浏览量  1332 喜欢  53
导读:很多时候你和爆款之间,差的不是运气,而是思维段位。

揭秘做自媒体的10个顶级思维(上)

很多时候你和爆款之间,差的不是运气,而是思维段位。

 

2021年,抖音博主“张同学”的短视频火了,一个东北农村小伙,六点半起床、喂鸡喂狗、上旱厕、做酸菜炖肉……

 

很多人会觉得“拍乡村视频谁不会,他只不过刚好运气好而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藏在镜头背后的“用户思维”:张同学一条7分钟视频由200-300个镜头组成每个镜头不超过3秒,干脆利落,沉浸感十足。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剪辑奖的《谍影重重3》才把镜头做到2秒以内。单凭这一点,我觉得他值!

 

所以,做自媒体绝不是拿个手机拍拍视频、发发图文就能爆火,就能赚钱那么简单。那些能持续破圈的高手,都拥有这10个顶级思维。

 

一、定位思维:先做“小而美”,再谈“大而全”

 

?说清楚你是谁?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2025年央视春晚把第一个人物特写镜头给了李子柒。凭什么是她?这样一个折梅酿酒、采薇烹鲜、染布裁衣的奇女子。

 

从始至终,李子柒都只做一件事,传承中国传统技艺和非遗文化。在她的镜头里,春耕秋收、古法酿酒、蜀绣竹编,全是都市人缺失的诗与远方”,这种差异化定位”在短视频平台找不到第二个。

 

反观现在的很多短视频账号,今天发穿搭、明天发美食,后天发职场,看似很“全能”,但对观众来说啥也没记住。能像李子柒这样不忘初心,从一而终的人少之又少!

 

二、用户思维:把“我想写什么”变成“用户想看什么”

 

?永远站在用户的痛点上创作

 

逻辑思维公众号早期爆火,靠的就是它的明星产品——每天早上的60秒。他发现职场人需要碎片化知识充电”,于是用“睡前干货+提问互动”的形式,让用户觉得“这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于是这黄金60S成为了每一个上班族通勤路上的习惯性陪伴

 

所以没事多逛评论区、看私信、甚至可以是你同类型账号的评论区,多了解这一类账号粉丝的痛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把答案写成内容,就是一种爆款密码。

 

三、价值思维:不做“信息搬运”,做“价值传递”

 

?没有人会成为你的粉丝!他们关注你,不是因为你说了什么,而是你能给他带来什么?

 

就像很多人关注半佛仙人的原因是因为他从业内人视角,揭露了普通人在上当受骗之前很难知道的一些坑,在他的视频里,从奶茶加盟骗局到直播带货套路,全是普通人能用上的避坑指南,这就是价值

 

所在,在进行短视频创作时,少发一些吃喝玩乐的流水账,多输出有价值的干货、能共鸣的情绪、不一样的观点”三选一内容。

 

四、内容思维:好内容=钩子+干货+共鸣

 

开头抓眼球,中间留住人,结尾促互动

 

为什么papi酱早期拍的视频那么火?其实就用了这个内容结构思维:比如开头用夸张的表情喊出我妈又嫌我懒了”(钩子,引发共鸣),中间吐槽当代年轻人的懒系生活”(干货,戳中痛点),结尾问你们的妈妈也这样吗?”(引导评论)。

 

用“冲突、提问、反差”形式开头,用“案例、数据、故事”增加信息密度,用“互动、福利、引导关注”结尾,一定要学会这种结构性思维,能大大提升你的视频完播率。

 

五、数据思维:以“数据反馈”优化内容

 

? 核心:做自媒体不要跟着感觉走,一定要学会数据分析

 

据了解,办公室小野团队曾经在做短视频内容时发现,他们发的一条“在办公室用饮水机煮火锅的视频”完播率比其他内容高30%。于是他们立刻复盘:发现“场景反差+猎奇心理”是爆火的关键,后续就围绕办公室极限操作”开发选题,最终单条视频播放量破亿。

 

这也告诉我们要时刻关注平台后台数据要善于去发现和挖掘数据背后所隐藏的一些机会。

 

考虑到本文篇幅较长,分为上下两篇。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明天继续揭秘剩下的顶级思维,记得点赞关注!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分享,希望对你有用!关注我,一起学习更多自媒体运营知识,2025一起深耕、打磨、蜕变自己。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